赠予与赠与在法律语言和使用情境上存在细微差别。从语言表述上来看,“赠与”是法律语言,表达的是一种极为严谨的法律行为,它强调的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,且受赠人表示接受这一行为。这个过程需要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,即赠与人有赠与的意愿,同时受赠人也要有接受的意愿。通常,赠与行为需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,如签订赠与合同,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。
赠予与赠与有什么区别
相比之下,“赠予”则更倾向于文学语言或日常用语,并非严格的法律用语。在日常使用中,“赠予”更多地被理解为单方面的赠送行为,即赠予方将财物或他物给予受赠方,无需受赠方做出明确的接受表示。因此,赠予行为可以在没有任何法律程序的情况下进行,例如口头赠予或简单的送礼行为。
从法律角度来看,“赠与”一旦实施,往往无法被随意撤销,除非出现了法定的可以撤销该行为的特定情况,如受赠人严重侵犯赠与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权益等。而“赠予”由于不是严谨的法律用语,在法律文书中较少使用,也没有相应的法律定义与其对应,因此在涉及财产所有权转移等法律问题时,建议使用“赠与”这一更为严谨和准确的表述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