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人和干部身份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界定:档案材料:人才档案里通常有相关标注,这是确定身份的重要依据之一。例如,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档案中会有报到证、转正定级表等材料,表明其干部身份;而通过招工手续进入单位的人员,档案里会有招工审批表等,显示工人身份。
工人和干部身份的认定是如何界定的
获得途径:
干部身份:全日制普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由人事或教育有关部门办理接收手续,所在单位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后,可获得干部身份;军队干部转业到地方后具有干部身份;经人事部门接收的留学人员;以前由地级以上人事部门审批办理录干手续的人员;经公考招录的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员。
工人身份:通过各级人力资源部门(原劳动部门)办理招工(就业)手续的人员;技校毕业生由劳动部门办理分配手续,其所在单位或劳动部门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后,获得工人身份;退伍军人安置也可能确定为工人身份。
岗位界定:在一些情况下,会按现岗位来界定身份。比如在用人单位全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,女职工在申报退休时,所在岗位为管理、技术岗位的,一般认定为女干部;所在岗位为生产、操作或服务岗位的,认定为女工人。不过,部分地区对于女职工岗位性质的确定,属于企业自主权的范畴,需结合单位内部规定进行认定。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